文章摘抄自微信公众号:印刷企业家(原创王三好)
7月3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无菌包装龙头纷美包装发布公告表示:须进一步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及寄发2024年年报。
关于延迟发布,纷美包装给出的主要理由是:尚未完成2月28日公告所述及之调查。
2月28日的公告指出,一名股东已经就多项陈述及指控向前任核数师或准核数师及现任核数师发出信函,董事会决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以进行独立调查,并表示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
自2月28日以来,纷美包装又在3月25日、4月30日、5月16日、6月13日,发布了延迟发布全年业绩及年报的公告。
加上7月31日最新这一次,已经是连续6次。
纷美包装是圈内知名的无菌包装龙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仅次于利乐包装,2023年营收达到38.17亿元。
不过,也正是在这一年,纷美包装成为营收体量不及自己一半的无菌包装同行、A股上市公司新巨丰的收购目标。
2023年,新巨丰的营收为17.37亿元。
当年,新巨丰斥资9.98亿港元收购纷美包装28.22%的股权,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新巨丰的突然出手,受到纷美包装管理层的强烈抵制。
新巨丰即使身为第一大股东,也无法真正影响纷美包装的经营决策,其提名的董事人选也被纷美包装一再否决。
一不做、二不休的新巨丰,于2024年5月正式对纷美包装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在与纷美包装管理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激烈碰撞之后,新巨丰于2025年2月4日宣布一共控制了纷美包装93.35%的股权,一场资本收购大战看似落下了帷幕。
新巨丰为控制纷美包装付出的总代价约为35亿港元,按2月初汇率约合人民币33亿元。
收购完成后,新巨丰董事长袁训军与时任纷美包装董事会主席毕桦于2月7日联合发布《致雇员函》。
其中,表示:新巨丰和纷美包装正式成为同一控股集团旗下的一家人。……作为控股股东,新巨丰决定维持纷美包装的上市地位,……纷美包装的每位员工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我们充分尊重和认可每位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敬业精神,将维持当前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的稳定。
还有老板表示,在朋友圈看到袁训军和毕桦面带微笑的合影。
不过,不到50天后的3月28日,毕桦就卸任了董事会主席职务;4月30日,又交出了行政总裁职务;5月29日,最终被罢免了执行董事。
至此,毕桦作为创始人已经从纷美包装管理层出局,新巨丰重组后的管理层在纷美包装占据了绝对主导。
问题是:在管理层全面改组后,新巨丰如何保持纷美包装企业文化、员工队伍、客户群体和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目前看来,这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同时,纷美包装原管理层为抵御新巨丰强行收购对国际业务进行的重组,也为其未来发展埋下了“地雷”。
在重组后,即使新巨丰入主纷美包装,也很难实现对其国际业务的真正控制。
而国际业务在纷美包装2023年营收中的占比,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由毕桦担任法人成立了一家新企业,名为:盈特包装(北京)有限公司。
盈特包装的股东是纷美包装负责国际业务的子公司,在百度上有网友搜索过这样的问题:“纷美包装德国工厂改为盈特包装了吗”、“盈特包装在高唐建厂吗”、“纷美包装变为盈特包装了吗”。
显然,在有些网友看来,盈特包装有另起炉灶与新巨丰控制下的纷美包装展开PK的可能。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拿下纷美包装93.35%股权并不是这桩依托资本“以小吃大”收购战的终局,未来应该还会有新故事继续上演。
而新巨丰斥资35亿港元的大手笔,究竟是经典收购战,还是拿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不妨拭目以待。